当地时间2023年2月22日,莫斯科有一场世界瞩目的会见。中方说了什么咱就不讨论了,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的讲话,给我的主要感觉就是:把姿态放得很低,已经委婉地承认了中方在此次冲突调停事务中的主导地位。
(资料图)
具体说了什么呢?
“俄方非常重视俄中关系,期待双方全面重启各领域交往,推动两国务实合作取得更大进展。俄方愿同中方在国际舞台上加强协调配合,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问题上坚定相互支持,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开放、合理和公正的方向发展,这也是两国的历史责任。”
你看,短短几句话,说了三层意思,而且基本都是低姿态的话。
先看第一层意思:期待双方全面重启各领域交往。其实就是希望继续加大经贸往来力度,背靠中国庞大的消费市场,来挽回俄罗斯因为受西方制裁而持续走低的经济状况。
2022年俄罗斯经济同比下滑了2.1%,这还是有段时间能源价格大涨,俄罗斯发了一笔横财之后的数据。当前全球能源价格持续走低,过度依赖能源出口的俄罗斯经济,2023年只能比去年更糟糕。
在这种情况下,俄罗斯一方面需要中国进口更多的油气,一方面也包括农产品在内的诸多俄罗斯产品,也急需中国市场。
为了打开中国市场的销路,俄罗斯现在几乎已经到了“全民皆商”的地步。不但企业各想招数,就连俄罗斯驻中国大使馆的官员,都在中国社交软件上开直播卖货,呼吁中国网友多多购买俄罗斯产品,帮助他的国家度过危急时刻。
现在拉夫罗夫所说的“全面重启各领域交往”,其实也是这个意思,希望借重中国庞大的购买力。为了更好地取悦中国市场,即便俄罗斯再高傲,此刻也不得不放低姿态。
再看第二层意思:俄方愿同中方在国际舞台上加强协调配合。协调配合是啥意思?必然一方主导,一方配合。
目前俄乌冲突已经整整一年的时间,一年间俄罗斯虽然取得了战果,暂时在战略上没有出现大的纰漏,但不可否认也因此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。包括前线士兵的伤亡甚至失去了多名高级将领,以及经济与欧洲已经脱钩的事实。
从战力上看,俄罗斯虽不至于速败,但也没能力完胜、速胜。不论战场上如何,都离不开中国的支持或调停。如果继续打下去,经济上必然倚仗中国市场;如果想谈,中国是唯一有实力让双方都服气的国家。
所以,拉夫罗夫才放低姿态,表明愿意“协调配合”中方的态度。
这其实对中国来说是个好消息。劝架嘛,如果双方都梗着脖颈子谁都不服气,是没法劝的。只有双方打得没力气了,心理预期降低了,姿态放低了,中间人才好下场。
拉夫罗夫的姿态已经放低,说明认可我们这个“调停人”的角色和作用。
再看第三次层意思: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开放、合理和公正的方向发展。这句话的基调很明显,就是俄方认为当前国际秩序不开放、不合理、不公正。
其实不用说全世界都知道拉夫罗夫话里话外的指向是冲着美国去的。美国是现行国际秩序的制定者和既得利益者,但是为了让自己走出加息危机,不惜挑动俄乌冲突,逼欧洲下水,发动一轮又一轮的对俄制裁。
对于俄罗斯来说,频繁而沉重的经济制裁和市场脱钩,就是“不开放”;欧洲掏钱掏武器隔着乌克兰群殴俄罗斯,就是“不合理”;美国作为世界秩序维持者,却不站在中间立场对冲突进行调停,屁股歪在乌克兰一边,就是“不公正”。
面对这样的“不开放、不合理、不公正”的局面,尽管俄罗斯身为核大国,却总有“浑身力气使不出”感觉。
如今拉夫罗夫见到了老朋友,不免有点鼻涕一把泪一把诉苦的意思:他们欺负我,你得替我主持公道啊!
当然, 作为负责任大国,我们也不可能完全站在俄方立场,作为调停人最重要的就是公正嘛。所以我们说:形势越复杂,越不能放弃和平努力,希望各方克服困难,继续为对华谈判创造条件,寻找政治解决的有效途径。
听,这分明就是主导者的权威语调。
俄罗斯已经逐渐无力维持其世界性大国的地位,相反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作用越来越重要,两相对比,不免令人感慨万千。